更新时间:2024-11-22 02:20:51

《师说》

朝代:唐代

作者: 韩愈

全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拼音:

gǔ zhī xué zhě bì yǒu shī. shī zhě, suǒ yǐ chuán dào shòu yè jiě huò yě. rén fēi shēng ér zhī zhī zhě, shú néng wú huò? huò ér bù cóng shī, qí wèi huò yě, zhōng bù jiě yǐ. shēng hū wú qián, qí wén dào yě gù xiān hū wú, wú cóng ér shī zhī shēng hū wú hòu, qí wén dào yě yì xiān hū wú, wú cóng ér shī zhī. wú shī dào yě, fū yōng zhī qí nián zhī xiān hòu shēng yú wú hū? shì gù wú guì wú jiàn, wú zhǎng wú shǎo, dào zhī suǒ cún, shī zhī suǒ cún yě. jiē hū! shī dào zhī bù chuán yě jiǔ yǐ! yù rén zhī wú huò yě nán yǐ! gǔ zhī shèng rén, qí chū rén yě yuǎn yǐ, yóu qiě cóng shī ér wèn yān jīn zhī zhòng rén, qí xià shèng rén yě yì yuǎn yǐ, ér chǐ xué yú shī. shì gù shèng yì shèng, yú yì yú. shèng rén zhī suǒ yǐ wéi shèng, yú rén zhī suǒ yǐ wéi yú, qí jiē chū yú cǐ hū? ài qí zi, zé shī ér jiào zhī yú qí shēn yě, zé chǐ shī yān, huò yǐ. bǐ tóng zǐ zhī shī, shòu zhī shū ér xí qí jù dòu zhě, fēi wú suǒ wèi chuán qí dào jiě qí huò zhě yě. jù dòu zhī bù zhī, huò zhī bù jiě, huò shī yān, huò bù yān, xiǎo xué ér dà yí, wú wèi jiàn qí míng yě. wū yī yuè shī bǎi gōng zhī rén, bù chǐ xiāng shī. shì dài fū zhī zú, yuē shī yuē dì zǐ yún zhě, zé qún jù ér xiào zhī. wèn zhī, zé yuē: bǐ yǔ bǐ nián xiāng ruò yě, dào xiāng sì yě. wèi bēi zé zú xiū, guān shèng zé jìn yú. wū hū! shī dào zhī bù fù kě zhī yǐ. wū yī yuè shī bǎi gōng zhī rén, jūn zǐ bù chǐ, jīn qí zhì nǎi fǎn bù néng jí, qí kě guài yě yú! shèng rén wú cháng shī. kǒng zǐ shī tán zi cháng hóng shī xiāng lǎo dān. tán zi zhī tú, qí xián bù jí kǒng zǐ. kǒng zǐ yuē: sān rén xíng, zé bì yǒu wǒ shī. shì gù dì zǐ bù bì bù rú shī, shī bù bì xián yú dì zǐ, wén dào yǒu xiān hòu, shù yè yǒu zhuān gōng, rú shì ér yǐ. lǐ shì zi pán, nián shí qī, hào gǔ wén, liù yì jīng zhuàn jiē tōng xí zhī, bù jū yú shí, xué yú yú. yú jiā qí néng xíng gǔ dào, zuò shī shuō yǐ yí zhī.

《师说》的注译文
  •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的注释
  •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
《师说》的评析
  •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会没有疑惑呢?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最终不能理解了。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们听闻见识事情也本来比我早,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跟圣人相差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是愚人,大概都是出于这里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了解句读,疑惑就不能解开,有的向老师求解,有的却不向老师求解,小的方面去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向他人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聚集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高官为师就近乎谄媚。”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难道值得奇怪吗?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注释
    学者:求学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知,懂得。
    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习。
    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用做动词。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
    是故:因此,所以。
    无:无论、不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师道:从师的传统。即上文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
    出人:超出于众人之上。
    犹且:尚且。
    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下:不如,名作动。
    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耻,以……为耻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惑矣:(真是)糊涂啊!
    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习,使……学习。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
    句读之不知:不知断句风逗。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之,提宾标志。
    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从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不,通“否”。
    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
    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
    百工:各种手艺。
    相师:拜别人为师。
    族:类。
    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
    年相若:年岁相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高官为师就近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谄媚。
    复:恢复。
    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乃:竟,竟然。
    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难道,表反问。欤,语气词,表感叹。
    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固定的。
    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境)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
    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
    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
    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学习周礼。聃是老子的字。
    之徒:这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论语·述而》原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必:不一定。
    术业有专攻:在业务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
    李氏子蟠(pán):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习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习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通,普遍。
    不拘于时: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嘉:赞许,嘉奖。
    贻:赠送,赠予。

    ,

    通假字
    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讲授
    ⒉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表否定
    ⒊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通"逗”,阅读中的断句

    一词多义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或者是乐师)
    ③吾师道也:(名词做动词,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作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 拜师)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 老师)(者也判断句)
    【之】
    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代词,这)
    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指前面的“六艺经传”,译为它们。这是宾语前置句式)
    ⑦士大夫之族:(这些人)
    ⑧古之圣人:(的)
    ⑨师道之不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⑩吾从而师之:(代词,他)
    1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翻译为“这些”)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指示代词,那(些))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⑦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揣测)
    【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道】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③吾师道也:(名词,道理)
    ④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乎】
    ①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于】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 (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传】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③六艺经传:(名词,传文)
    【无】
    ①孰能无惑:(没有)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
    【焉】
    ①则耻师焉:(他们)
    ②或师焉或不焉:(助词:不译)
    ③犹且从师而问焉:(兼词:于之)

    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2.名词作动词
    ①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② 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② 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③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⑤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使……学习)

    古今异义
    ⒈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⒊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⒋无贵无贱
    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
    ⒌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气
    今:道理
    ⒍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⒎圣人无常师
    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的
    ⒏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⒐年十七,好古文
    古:秦汉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⒑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数人
    ⒒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了
    今:初级正规教育学校。

    宾语前置
    1、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学于余。
    2、耻学于师。
    3、师不必贤于弟子。

    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人非生而知之者。
    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被动句
    1、不拘于时

    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
    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
    5 或师焉,或否焉 (“否”后省“师”)
    6 生乎吾前(者)

    重点背诵句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论证,并辅之以感叹句来加强说服力。例如第2段,首先用一个感叹句紧承前一段,转入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分析,然后从三方面作对比。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批判士大夫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笔锋犀利。几个感叹句,均有加强感染力的作用。句式也有变化,“其皆出于此乎”,是用推测语气作判断;“吾未见其明也”是用肯定语气作判断;“其可怪也欤”,是用惊诧语气作判断。“同”中有“变”,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

      分析

      《师说》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事实充分,说理透彻,气势磅礴,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章先从历史事实“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能“传道受业解惑”、学者定会遇到疑难“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三个方面证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老师的年长年少,作者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明确了择师的标准。接着就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人们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揭露士大夫之族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指出了他们在“从师”问题上的不同态度,点明了从师学习的重要。作者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择师标准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论断。为了证明这一论断,作者选择了孔子的言行来作证。在当时人们的心中,孔子是圣人,圣人尚且如此,那一般人就更不必说了。而且作者虽只用了寥寥数语,而孔子的言行却写得具体,因而很有说服力。这样,文章以其鲜明的中心、清晰的层次,充分的说理体现了逻辑思维的严密。

      构思

      《师说》堪称美文极品。

      《师说》以抽象思维为主,阐述的是生活中事,对人类的健康发展有着永远的意义《师说》的语言推理严谨,风格冷俊。《师说》的态度是批评教诲。

      但它们的成功绝不是这些零零碎碎的个别现象所能形成的。应该是诸多方面在矛盾意识、人性意识、意境意识的统帅下,以思维单元为一般规律所组成的有机体。

      《师说》:

      一师说(话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历史地位)/传道受业解惑(作用职责)

      从师(阐述):人非生而知之(小话题)/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庸知年之先后(小结论)

      师道(结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以上是第一段,全文总话题,“师说”。

      二 第二段是论述的核心部分,以对比论证为主,写不同的师道、不同的做法,得到的不同结果。

      师道:师道不传(话题)/古之圣人//今之众人/圣益圣,愚益愚(结论)

      从师:今之众人(话题)/对子女//对自己/小学大遗(结论)

      今之众人(话题)/巫医百工//士大夫族/师道不复可知矣(结论)

      三 第三段是全文的结论,照应首段“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圣人无常师(话题)/孔子从师(阐述)/师不必贤于弟子(结论)

      “圣人无常师”照应“古之学者必有师”,而“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照应“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个段落的内容,形式上构成一种回环美(师说——从师——师道/师道——从师——师说),内容上说理更加严密,环环相扣,起于“师说”,结于“师说”。

      四 第四段只是一个交代,说明写作缘由和目的。

      全文重点说明,只有不断学习,才会不断提高。批判了“耻学于师”及“群聚笑之”的不良风气。同时在对老师的作用或职责的界定上,也一直为后人所称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关键是“传道受业解惑”的逻辑关系。“解惑”即解答个别问题,“受业”指传授系统知识,“传道”则具有更高境界的意义,强调应用能力(素质)的形成。

      一般肢解文章的方法,仅限于“解惑”“受业”,而“道”的形成则完全靠学生自己的“悟性”,明确了“三个意识”的重要意义,和“两个单元”的一般规律,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传道”,才能使学生在能力形成方面,有想对明确的思路。这一飞跃就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不再迷茫,不再困惑,不再有登天无路、下地无门的不知所措。

《师说》更多内容
  • 通假字
    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讲授
    ⒉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表否定
    ⒊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通"逗”,阅读中的断句
返回
顶部